模具制作
根据机床铸件的设计图纸,进行模具制作。
造型
砂箱造型:将模具放置在砂箱中,然后填入型砂,通过紧实、刮平等操作,使型砂形成与模具形状相同的型腔。常用的型砂由石英砂、黏土、水及其他添加剂混合而成。
熔炼
根据铸件的材质要求,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,如铸铁、铸钢等,并将其放入熔炉中进行熔炼。在熔炼过程中,需要严格控制温度、化学成分等参数,以确保金属液的质量。
浇注
当金属液达到规定的温度和成分要求后,将其缓慢倒入铸型型腔中。浇注速度、浇注温度等参数对铸件的质量有重要影响,需要根据铸件的结构和材质进行合理调整。
冷却与凝固
浇注完成后,铸件在铸型中自然冷却或采用适当的冷却措施使其凝固。冷却速度会影响铸件的组织和性能,对于一些厚大的铸件,可能需要采取措施控制冷却速度,以防止出现缩孔、裂纹等缺陷。
落砂与清理
铸件冷却到一 定温度后,将其从砂箱中取出,去除表面的型砂和砂芯,这一过程称为落砂。然后,使用风铲、砂轮等工具对铸件进行清理,去除毛刺、飞边和浇冒口等。
热处理
根据铸件的性能要求,对其进行热处理,如退火、正火、淬火、回火等。热处理可以改 善铸件的组织结构,提高其强度、硬度、韧性等力学性能,消除铸造应力。
表面处理
为了提高机床铸件的耐 腐蚀性、耐磨性和外观质量,通常需要对其进行表面处理,如喷涂防锈漆等。
质量检验
外观检查:主要检查铸件的表面质量,如有无气孔、砂眼、裂纹、缺肉等缺陷。
尺寸精度测量:采用量具对铸件的关键尺寸进行测量,确保其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。
内部质量检测:运用超声波检测、射线检测、磁粉检测等无损检测技术,检查铸件内部是否存在缺陷。对于一些重要的铸件,还可能需要进行金相分析、力学性能测试等。
机加工与装配
经过检验合格的机床铸件,根据需要进行机械加工,如铣削、钻孔、镗削、磨削等,以达到设计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。然后,将加工好的铸件与其他零部件进行装配,形成完整的机床产品。